国庆节以来,郑棉接力籽棉收购价“开挂”式上涨、棉花现货、涤纶短纤、棉纱、坯布等先后“放卫星”,棉花、纺织、服装市场可以用“涨,大涨,非常涨”来形容,郑棉涨幅、力度不仅令其它农产品、大宗商品相形见绌,而且将ICE、MCX等棉花期货盘面甩出几条街。
与ICE主力合约仍在小心翼翼试探70美分/磅强阻力位不同的是,CF2101合约向上突破如“吹瓜切菜”,空头来不及组织力量抵抗就一溃千里、做鸟兽散。一些机构、国际棉商判断,在郑棉疯狂上涨、美国主产棉区天气炒作及全球粮价步入中长期上涨通道、各国货币政策延续宽松等等利好支撑下,ICE上行的趋势不改变,底部将站稳70美分/磅关口,主力将再次上攻,挑战72-75美分。
从调查来看,自9月下旬以来,海外年底假期订单突然放量到来(有一部分是从印度、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及巴西等国转移、回流)、内销采购商为“双11”备货以及2021年春夏季订单“井喷”是造成花纱布面料普涨的一个关键因素,但随着原料、棉纱布、面料等暴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8/9月份接到纺织品、服装出口订单因生产成本大幅增长很可能无法执行;另一方面一些外贸易公司接到出欧美、东盟等国家订单找不到供货商、生产厂家代加工,焦点是合同签订,出口企业、国外采购商无法接受、消化加工企业上调报价,因此目前“订单虽多,但能接下来的少”。
上海、杭州等地几家外贸公司反映,10月份进入羽绒服、中厚裤类产销旺季,但由于一些沿海地区羽绒服等生产厂家加价40%-50%,而且必须预付款甚至全款,贸易商很难找到“供货质量好,价格又便宜”的代加工企业,“有单很难发出去”导致外贸商非常被动(生产商报价天天上涨),对报价偏低,利润不高的出口单大多采取放弃;一旦确定合同就需要“马不停蹄”的派采购人员四处联系生产厂家,尽快尽明确的签订加工合同,担心被其它企业“撬行”或加工方单方面要求提价。另外,由于担心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度波动,外向型贸易企业接单也趋于谨慎。原料、纱线、面料等报价暴涨对整个终端消费市场的影响正逐渐体现,短暂的“蜜月”期后,形势或急转而下。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