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升破 6.42、6.41 和 6.40关口。盘中最高升值至 6.3962,日内升值超过 300 个基点,均创今年 6 月份以来新高。市场人士表示,短期市场逢高结汇意愿较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仍有上升空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0 月 19 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 6.4307,比前一交易日下调7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 6.4300,在岸人民币 16:30 收盘价报 6.4345,23:30 夜盘收报 6.4294。市场人士指出,近期海外风险偏好继续回升,美股强劲反弹,美元指数表现较弱,预计短期内人民币将继续维持较强走势,但汇率单边走势或引发监管层担忧,短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有较强阻力。
最近美元卖盘很多,客盘偏向于结汇,9 月贸易顺差较多,导致人民币升值动力较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将维持偏强走势。近期海关数据显示,9月贸易顺差录得 677.60 亿美元,创年内新高,外贸进出口连续 5 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偏紧的短端流动性和较强的出口增长仍将支撑人民币汇率,在美元流动性没有实际收紧之前,人民币大概率区间震荡。但总体上行空间或将面临压制,预计短期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运行区间为 6.39-6.43。当前美元指数不具备下行环境,美联储 Tapper 临近或对美元指数形成支撑,此外美国经济政策也将对美元走势提供支撑,美指当前更多可能是技术性回调,在 93.2 附近具有支撑,短期需重点关注关键点位的突破和美国债务上限的后续变化对汇率的潜在影响。结汇需求旺盛支撑了人民币走势,随着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将继续走强。但中国经济正面临越来越大的下行压力,经济放缓幅度可能比预期的更大。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在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调整。上月末,国家外汇局发布的《2021 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指出,我国外汇市场调节机制更加成熟,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2020 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随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有效释放升贬值压力,没有形成持续较强的单边预期,有助于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报告称,2021 年下半年,全球疫情仍将不断演变,世界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并保持基本稳定,继续为国际收支平衡奠定坚实基础。预计经常账户顺差仍将处于合理区间,跨境资本流动有望延续有进有出、总体均衡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