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纺织化纤概况
“十三五”时期,我国化纤工业整体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从产量来看,2020年中国化纤产量是6025万吨,在所有纺织纤维加工量中,化纤占了84%的高比例,在全球占比达70%。
中国是化纤生产大国,也是发展生产强国。需要关注的是,在84%的占比即6000万吨中,90%是石油基的合成纤维,只有10%是天然原料。目前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到了70%以上,因此化纤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另外大部分化纤产品都不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引发更多的关注,也关系到这个产业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农林的生物资源可以作为原料生产化学纤维,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02粘胶和莱赛尔纤维产业概况
与我刚才提到的84%石油基化纤相比,粘胶纤维和莱赛尔纤维属于另外的16%,即天然原料,同样使用化学方法制作,所以也被称为化学纤维,其中粘胶纤维占比最大,另外一部分就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莱赛尔纤维,也被称为“天丝”。
“十三五”时期,中国的粘胶纤维、莱赛尔纤维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粘胶纤维是人造纤维的主要品种,有500多万吨,是化纤产量的第二大化纤品种,(第一是涤纶),主要原料是化纤的浆粕,现在主要用木浆粕,通过化学反应将天然纤维素分离出来,然后再把它加工成粘胶纤维。其优点是吸湿性能好、易染色、亲肤等,添加在涤纶里能大大提升吸湿、透气性能。
莱赛尔纤维的原料来自于可再生的速生林,其原料浆板可以完全溶在NMMO溶剂里。溶剂本身没有毒,但粘胶有毒,生产过程中会排放硫化氢和二硫化碳,但莱赛尔纤维不排放以上气体,整个生产过程无毒,而且溶剂的99.5%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并且可以通过一定条件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比粘胶更加环保。
莱赛尔纤维和粘胶纤维生产
各项消耗指标的对比
生产1吨粘胶纤维需用消耗烧碱595公斤、硫酸850公斤,但生产1吨莱赛尔纤维仅消耗烧碱45公斤、不需要使用硫酸。生产1吨粘胶纤维要产生180公斤二硫化碳,生产莱赛尔纤维却不产生二硫化碳,其他废水、废物的排放量也大大低于粘胶,化学用品使用量少,所以莱赛尔纤维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化学纤维。
莱赛尔纤维和粘胶纤维
下游纺纱原料性能比较
莱赛尔纤维的强度是40-42,粘胶的强度是22-26,莱赛尔纤维湿强是34-38,粘胶纤维的湿强为10-15。莱赛尔纤维的强度基本可以和涤纶纤维媲美。
从近几年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情况来看,粘胶主要是短纤,产能约500万吨,莱赛尔纤维现在刚刚起步,产能是22万吨。三家最大的粘胶短纤企业分别是唐山三友、赛得利和中泰纺织。近几年莱赛尔纤维的投资火热,代表性企业为中国纺织科学院建的中纺绿纤,其他规划在建的产能超过100万吨。
03粘胶和莱赛尔纤维的发展现状及取得成果
下面我们来看看粘胶纤维和莱赛尔纤维的发展现状。
从产能和产量方面来看,2020年,粘胶短纤的产量是379万吨,刚才说的产能是500多万吨,莱赛尔纤维的产量是4.5万吨,近期产量将增加到6万吨,产能达20.35万吨。
从产能结构来看,正进一步优化,2020年我国内地再生纤维生产企业有24家,其中粘胶纤维的厂家为14家,粘胶长丝企业为5家,莱赛尔纤维的企业目前是9家,但同时生产粘胶短纤。目前粘胶短纤通过兼并重组,年产50万吨以上的企业达到3家,产能占全行业的55.1%,目前业内前7大企业已经占据了行业产能的80.8%,粘胶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高。
莱赛尔纤维以前一直由兰精公司垄断,中国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研究,最后突破了莱赛尔纤维技术。莱赛尔纤维现在已经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比如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旗下的企业。粘胶纤维已经达到12万吨的生产线,技术进步快速,并且普遍加大了环保的投入,绿色发展正成为行业竞争的新赛道。
04溶解浆行业现状
我国溶解浆进口量在2020年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达到325万吨,印度尼西亚和巴西是主要来源国。值得关注的是,太阳纸业在老挝建厂投产后,中国从老挝的进口量为24万吨,进口单价接近阔叶浆的平均水平。中国进口的溶解浆主要来自于印尼、巴西、美国、南非、老挝、捷克六国,占总进口量的71%。全球溶解浆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东南亚和南非等地。中国国产溶解浆的产能达280万吨,主要企业是亚太森博、晨鸣、太阳纸业、湖南骏泰,但有些是柔性化生产,比较稳定供应的是太阳纸业和湖南骏泰,实际供应量不足30万吨,不到我国需求量的10%。
05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供需结构失衡
粘胶纤维这几年产能非常大,有数百万吨,莱赛尔纤维产能也很大,由于是新兴材料,下游对于新兴的莱赛尔纤维还需要时间接受,所以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效益也不理想,粘胶纤维企业基本是亏损状态。
价格疯涨后出现的几个消费现象
80%的粘胶纤维和莱赛尔纤维依靠进口,这也是一个“卡脖子”的问题。因为有一些国家还不能生产莱赛尔纤维,所以从美国进口的比较多。
产业链仍然存在技术瓶颈
莱赛尔纤维单线产能比较低,兰精公司的单线产能达6.7万吨/年,而我国普遍单线产能为1.5万-2万吨/年,所以成本也受到了影响。
06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粘胶产业和莱赛尔产业的主要任务有:
引导行业产能合理消化
粘胶的短纤维:要淘汰落后产能,淘汰环保不达标的、淘汰规模小的常规生产线,确保需求的良性循环。
莱赛尔纤维:要保持理性投资和理性地发展,研发规模能达到3万-5万吨的单线产能,以降低成本。
丰富纤维原材料资源配置
稳定木浆的供应。鼓励国外企业与国内外的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减少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鼓励国内的浆粕企业和粘胶、莱赛尔企业通过参股、收购、新建工厂等方式增加国内和全球的浆粕产能。
加大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研发粘胶和莱赛尔原料的多元化,比如鼓励企业研究麻浆、秸秆浆、竹纤维等其他天然纤维素制浆工艺。加强上下游的协同创新,针对性地建立棉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体系,通过对废纱、下脚料、废布料、边脚料以及各种消费后的含棉纺织服装、家纺制品的充分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产业链闭环。
推动关键技术进步
实现核心装备国产化,反应釜及薄膜蒸发器,重点攻克3.5万吨/年的大容量薄膜蒸发器等技术。另外突破莱赛尔浆粕生产技术,莱赛尔溶解浆比粘胶浆的要求更高,比如不能含有金属离子等。
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链
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也是“十四五”的重点发展方向。
企业在上浆粕项目的时候能够注意柔性化,既能生产纸浆,又能生产溶解浆,包容性更大,以减少亏损,比如粘胶纤维的形势比较好就可以转产,生产粘胶溶解浆;如果纸浆形势比较好,就转产纸浆。
另外,制浆企业在投资的时候需要理性,现在来看溶解浆的形势不会太好,因为粘胶纤维和莱赛尔纤维产能过剩,甚至严重过剩。从长远来看,莱赛尔纤维是有前途的,一方面下游未来将充分理解这种纺纱制造技术,另一方面莱赛尔是环保纤维,强度跟涤纶差不多可代替涤纶和代替相当部分的粘胶纤维。涤纶占了70%的化纤总量,从长远来看,莱赛尔的替代空间还是非常有潜力的,但是在前期投资时要谨慎,并逐步地发展。
再就是木浆企业可以与粘胶、莱赛尔纤维企业联合,采用重组、并购的发展方式,以便联动发展,实现更好的效益。
转自:纸业商会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