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3月7日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38亿美元,较1月末下降78亿美元,降幅为0.24%。2月,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国际金融市场上,受地缘政治局势、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小幅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小幅回落,但连续第10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之上,外汇储备规模保持了整体平稳,小幅回落主要是由于估值因素导致。”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就汇率而言,2月美元汇率指数上涨0.2%至96.7;非美元货币整体贬值,英镑下跌0.2%,欧元下跌0.1%,日元上涨0.1%。就资产价格而言,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1.3%;股票价格整体回落,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下跌6.0%,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3.1%,日经225指数下跌1.8%。
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方面,温彬认为,当前外需保持较好态势,2月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指数回升2.3个百分点至53.4%,我国新出口订单PMI指数回升0.6个百分点至49%,为去年5月以来的新高。今年前2个月,我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6.3%(以美元计价),在外部环境更加不确定的形势下,贸易实现了平稳开局,对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形成了支撑。另外,近期俄乌冲突导致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跨境资金波动有所加大,但2月北向资金仍保持小幅净流入态势,为39.8亿元人民币,有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
业内人士认为,下一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具有继续保持稳定的基础,这是因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避险情绪升温,导致全球经济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持续升温,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进程加快,会带来显著的外溢效应。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政策空间大,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坚持“以我为主”,同时要高度关注外部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应对好各种风险冲击,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
“当前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但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王春英表示。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