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接受调查的长丝织造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地区,占总数的82%,其余受访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建、湖北、山东、河南、上海和安徽等地,基本覆盖了我国长丝织造产业集聚地。从细分领域看,受访企业的主营业务产品主要集中在功能性面料,防寒服、户外运动服面料,休闲装面料,仿真丝面料,里料,遮光布、窗帘布,产业用面料,床品面料,部分企业主营产品还包括绒布、衬布、箱包布、工装面料等。受访企业中,73%以内销为主,27%以出口为主。
受访企业当前运行情况
(一)行业平稳开局
2022年以来,行业平稳开局。从企业当前的产能利用率来看,45%的受访企业已经满负荷生产,40%的受访企业产能恢复至80%以上,13%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在50%~80%,有1家受访企业因疫情影响开机率不足50%。从员工到岗率来看,45%的受访企业表示员工全部到岗,49%的受访企业员工到岗率高于80%,其余企业员工到岗率在60%~80%。复工复产势头良好。
受访企业对前2个月经营状况满意度相对较高,6%的企业认为当前的经营状况非常好,36%的企业认为经营情况比较好,51%的企业认为经营情况一般,7%的企业认为经营情况非常差。
(二)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对于企业在手订单的情况,7%的企业表示在手订单可以支持3个月以上的生产,接近70%的企业订单可以支持3个月以内的生产,近1/4的企业订单可以支持1个月以内的生产。
从企业当前库存情况来看,受访企业中,库存小于1个月的企业比重为27%,多为订单型生产企业;56%的企业表示目前库存在1~3个月,11%的企业处于3个月以上的库存高位,近5%的受访企业库存已超5个月,其生产产品以仿真丝面料、箱包布为主。
从企业对当前主营产品价格评估来看,49%的企业认为现在价格正常或略有盈余;42%的企业认为价格偏低,基本无盈利空间;9%的企业认为现在价格理想。
(三)企业面临的风险及挑战
当前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最主要的是运营成本增加、利润下滑,集中度高达80%;超过40%的企业反映存在市场需求下降、用工短缺、缺少专业人才的问题,近三成企业还存在融资难、融资贵和海外市场拓展困难的情况。
从企业面临的外部挑战来看,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是困扰受访企业最大的问题,集中度高达87%;此外,全球需求下降、行业过度竞争、招工困难和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是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
受访企业对2022年的研判
通过调查企业2021年内销订单情况得知,受访企业中内销订单与去年同期持平或同比增长的企业比重达84%,订单量同比增长20%以上的企业占比达27%,内需市场稳定恢复。
通过调查企业出口订单得知,2021年出口订单与去年同期持平或同比增长的企业比重为62%,有22%的企业出口订单量同比减少20%以内,16%的企业出口订单减少20%以上。据企业反映,出口订单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全球需求不足、新增订单减少,加之海运费暴涨、发货受阻致使企业接单谨慎。
结合2021年全年和2022年1~2月的生产经营情况,受访企业对2022年全年订单情况和销售收入情况做了预测。从订单预测来看,35%的受访企业认为2022年订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40%的受访企业认为2022年订单将与2021年持平,25%的受访企业认为订单量将减少。从销售收入预测来看,有44%的受访企业认为2022年销售收入将出现增长,36%的受访企业认为与2021年持平,20%的受访企业认为销售收入将出现小幅下滑。
棉纺厂转产混纺纱是否普遍?
据了解,目前内地库新疆棉“双28”公重报价23050-23300元/吨,因具体指标、含杂不同或有100-200元/吨差异,山东、河北、江苏等产区地产棉3128级公重报价22100-22400元/吨,江苏、浙江、山东1.4D*38mm涤纶短纤、1.5D*38mm粘胶短纤主流报价7820元/吨、13320元/吨,涤纶短纤价格仅为新疆棉报价1/3左右。
2月下旬以来,一些棉纺厂考虑到棉纱产销“倒挂”扩大、全棉纱布订单明显不足,为降低经营风险,逐渐向涤棉纱、涤粘纱等混纺纱方向转产,同时降低全棉纱产能,不利于国内棉花消费。
对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部分中小纺企调查看,转产混纺纱、纯化纤纱的现象的确存在,但并不普遍,不宜夸大,如下几个原因对纺企转产形成制约:
一是T/C、CVC中高端纱线对纺纱工艺、设备及工人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并非一些小型纱厂能做到。
二是新型纤维纱、差异化纤维纱需求量少且较稳定,供需已很成熟(利润偏高),需要从其它同行手中争夺一些客户资源。另外新型纱线一般具有单次批量小、批次多、变化快的特点,一般纱厂很难适应。
三是春节后涤棉纱等混纺纱经过短暂回暖后,内销、出口订单景气度持续下滑,尤其对日本、韩国、东盟等出口订单形势不好,棉纺厂纱布累库率也呈现上升,产销形势并不乐观。
四是江苏、浙江、广东T65/C3545S报价20800-21000元/吨,用新疆“双28”机采棉和涤纶短纤混纺也基本没有利润,对纱厂吸引力并不高。
(来源:中国长丝织造行业协会、中国棉花网)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