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综述 > 中国骄傲!看纺织科技如何助力神舟十三号“太空出差三人组”完美凯旋

中国骄傲!看纺织科技如何助力神舟十三号“太空出差三人组”完美凯旋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2-04-20 09:44:48       分享至:

4月16日10时许,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出舱,结束“太空出差”,为中国航天迄今最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1650419490133540.jpg


圣泉酚醛空心微球:为神舟飞船“保驾护航” 


自神舟八号开始,圣泉集团酚醛空心微球持续为神舟飞船“保驾护航”。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上也使用了圣泉集团酚醛空心微球。

据介绍,酚醛空心微球是一种内核为空气或其它气体、外层为酚醛树脂的具有特殊中空结构的新材料,具有粒径小、密度低等特点,可发挥耐烧蚀、保温隔热、吸收电磁波等作用。返回舱与大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达到上千度高温,将酚醛空心微球应用到返回舱外层之后,可使返回舱内温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为返回舱元器件正常工作、航天员安全保驾护航。该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助力我国航天事业。

圣泉集团作为合成树脂材料龙头企业,旗下拥有酚醛树脂领域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多年来始终致力于高端酚醛材料的研发,在高端电子树脂、耐火材料、磨具磨料、摩擦材料、浸渍材料等领域用酚醛树脂及酚醛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圣泉酚醛树脂总体产能规模达到60万吨/年,位居全球首位。


探路者:13套装备物资


早在2016年,探路者就与中国航天在多个领域建立合作。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想要一款新型保暖睡毯,用于“神舟十一号”航天员落地出舱后保暖保障任务,就由探路者承接试制任务。2017年,探路者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合作,开展航天户外服装及服装新材料研发。2018年,探路者与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达成进一步协作,联合成立“航天户外服装联合研发中心”,开展包括航天户外服装研发、户外服装新材料研发、户外服装试验和测试技术研究等课题合作。

今年,探路者为“神十三”航天员们配备了包括舱内连体工作服、分体工作服、舱内休闲服、节日服等在内的共13套装备物资,以及航天员出舱后身披的保暖毯。相比起“神十二”,探路者还增加了按照航天员要求特殊设计的舱内服马甲,科技指数大幅升级。

1650419521122081.png

区别于日常鞋服,太空工作服的功能属性更强、科技含量更高,惟有经历长期积淀才能形成强劲的技术成果。这是探路者人深以自豪的一点,堪得起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神十三”凯旋而归的两天前,4月14日,探路者也用属于自己的骄傲,携手中国航天·太空创想品牌,再度推出系列联名产品,将航天尖端科技融入产品之中,当之无愧定义航天科技下的国潮新玩法。


降落伞:保障航天员安全落地


降落伞是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的关键产品,生产过程复杂,关键控制环节多,从加工、包装到装配均为手工操作。此次从天而降的“红白伞”则是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研制团队制作而成。

“打开降落伞稳稳落地”是航天员“回家”的最后一道程序。在返回过程中,伞舱盖打开后,先拉出引导伞,再拉出减速伞。减速伞工作数秒以后会和返回舱分离,并拉出主伞,通过主伞,返回舱的落地速度会逐渐降低。

1650419542103951.jpg

据了解,此次护航神舟十三号的主伞面积达1200平方米,由1900多块伞衣拼接而成,全部展开后可以覆盖3个篮球场,拉直长度近70米,能够横跨足球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环帆伞。 

降落伞的加工是神舟飞船研制过程的关键一步。怎样在有限的空间里保证1200平方米主伞的所有尺寸精准到位是最让团队头疼的问题。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降落伞研制中心组长杨霞主要负责神舟十三号降落伞工艺的编制,以及设计加工工艺流程、细化工序内容,制定生产阶段的产品质量保证控制措施,解决降落伞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据她介绍,在产品复查环节,该团队成员要从降落伞生产的全流程复查产品每一个零部件加工的一致性状态,要保证96根径向带加工后的线迹松紧度一致,确保每一根径向带长度一致,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


薄壁加筋截锥: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助力神舟飞船


神舟载人飞船用的大尺寸、多开口推进分系统主承力薄壁加筋截锥,是我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使用的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中国建材总院所属哈玻院自1995年开始承担推进舱承力截锥和气瓶安装支架两个结构,产品为大尺寸、大开口、薄壁(最薄处1.2mm)截锥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精度高、承载能力大等特点。一直以来,由哈玻院研制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始终伴随着神舟载人飞船的每一次成功发射,经受住每一次考验,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返回舱“防热衣”:蜂窝状的防热材料


在穿越大气层过程中,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和大气层摩擦会产生两千多度的高温,足以融化地球上大部分的物质,因此神舟飞船返回舱必须准备“防热衣”——一种蜂窝状的防热材料,在返回过程中,需要通过燃烧这种防热材料来带走热量,从而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据神舟十三号返回舱防热结构专项主任工程师梁馨介绍,此次为神舟研制的防热材料有100多种,为了把材料的性能提到极致,要做大量的工作。蜂窝结构的材质在同样密度的情况下的强度最高,所以这次返回舱的防热大底选择了蜂窝这个结构。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山东商报、新华网客户端、北京新闻广播、北服民族服饰博物馆、新京报、国际绿色塑料、浅悦文摘。综合整理:《纺织服装周刊》)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