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日前报导,根据波罗的海运价指数(Freightos Baltic Index)的数据,上周从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运费为每集装箱8934美元,比年初下降38.5%,比去年同期下降近50%,但仍是2020年6月的四倍。行业观察人士预计,至少到2023年,航运价格将保持在疫情前水平之上。
作为集运市场的主干航线,美线运价的高位回落,也引发了市场对集运市场的看空情绪。JP Morgan物流行业分析师6月上旬发布报告,预警航运业衰退风险。该预警一经发布,全球航运板块大跌。报告论据主要来自需求端,分析师援引的数据显示,自5月24日以来,运往美国的集装箱进口量降幅超过36%。
该人士指出,今年集运市场的最大变化还是在需求端,2021年由于疫情带来的畸形的、不正常的消费导致美国的需求达到顶峰,这主要与居家消费增长有关,但今年需求开始减弱会逐步回归以正常的服务消费为主。此外,今年美国的通货膨胀加剧,很多日常用品和食品价格比疫情前至少上涨了30、40%,通胀对需求端的影响将在下半年更明显。
华尔街日报报导,根据班轮公司和码头运营商的数据,自今年5月以来,美国10个最大港口的入境集装箱量平均下降了25%。根据南加州海洋交易所的数据,港口运营商正在逐步清理他们的集装箱堆场,上周等待停靠在洛杉矶和长滩外的船只数量,从1月份的109艘减少到22艘。
业内普遍认为,本轮集运超级牛市的根源,来自于疫情下美国进口需求超预期持续旺盛。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了美国需求端走向疲软的趋势,目前,一些公司已经削减了与供应商的订单,Target和沃尔玛等零售商表示,由于订购过多,他们正在处理库存过剩问题。而且,通货膨胀在更广泛程度上抑制消费。库存的积累和美国通胀高峰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进口新订单的放缓,从而加重对美国集装箱进口需求的破坏。
据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最新的一份报告称,今年下半年集装箱运费预计将下降20-30%,与此同时,由于高通胀、普遍的消费模式和新造船的供给侧压力导致贸易增长放缓,干散货运费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比例。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的分析师表示,集装箱运费可能会降至6000-7000美元/FEU的平均水平,这对因运费和燃料成本过高而导致高通胀的贸易商和消费者来说是一种解脱。
该报告称,由于随着疫情限制的放宽、中国港口的拥堵情况有所缓解,目前运价从9000-10000美元/FEU高位回落,这是下半年的一大下行风险,特别是在第三季度旺季结束后。
对于后续集运市场走势,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原先驱动美线需求旺盛的数个因素均已开始衰减,部分机构已建议重点警惕需求拐点风险。一方面,随着美国疫情影响减弱,实物消费正在逐步回归服务消费。另一方面,美国消费券发放减少,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据调研,下半年出口订单能见度有限,警惕需求拐点风险。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