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投天下资讯 > 外汇局上半年国际收支报告:服务贸易出口创新高

外汇局上半年国际收支报告:服务贸易出口创新高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2-10-08 08:53:57       分享至: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出海记》了解,该报告全面介绍了我国国际收支情况,其中还包括跨境贸易的相关内容。

在总体数据方面。《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直接投资等基础性国际收支顺差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实现自主平衡。经常账户顺差1664亿美元,同比增长43%,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值为1.9%,仍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增长36%,体现了我国在全球生产供应中的重要作用和相对优势;服务贸易逆差收窄33%,继续低位运行。在经济前景、市场潜力等长期因素驱动下,直接投资保持稳定的顺差局面,与经常账户形成的基础性国际收支顺差合计2404亿美元,同比增长3%。近年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渠道更加丰富,上半年证券投资、存贷款等其他投资跨境双向流动有增有减,自主调节效应有所增强,在基础性国际收支顺差共同作用下,国际收支总体保持基本平衡格局。2022年6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分别稳定在9万亿和7万亿美元,对外净资产2.1万亿美元,较2021年末增长5%。

在跨境进出口方面。《报告》显示,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稳步增长,凸显较强韧性。2022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外贸进出口展现出较强的韧性。据海关统计,2022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3%。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数据测算,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为12%,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继续处于近年来高位。

微信图片_20221008085428.jpg

民营企业占据外贸进出口48%比重。《报告》显示,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更趋活跃。上半年,民营企业货物进出口总额1487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作为外贸第一大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外商投资企业货物进出口总额10496亿美元,占34%;国有企业货物进出口总额4981亿美元,占16%。从差额看,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进出口延续顺差态势,国有企业进出口总体呈现逆差。

服务贸易出口创新高。《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服务贸易出口1897亿美元,同比增长28%,为半年度历史新高。占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较大的项目中,运输服务出口799亿美元,增长63%,占比42%;其他商业服务出口464亿美元,增长14%,占比24%;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289亿美元,增长19%,占比15%。

微信图片_20221008085434.jpg

对外资产持有者结构不断优化。2022年6月末,我国银行、企业等市场主体持有的对外资产余额5.9万亿美元,占对外资产总量的比重为64.5%,较2012年末上升29个百分点。近十年我国持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资本项目开放水平稳步提升,为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对外投资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参与者。

对于2022年下半年的便利化相关工作。《报告》指出,外汇局将在5个方面进行提升:

一是继续推动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落地见效,积极服务促出口、扩进口以及技术、外资引进工作。

二是提升经常项目便利化水平。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覆盖面,支持外贸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个人用汇服务。

三是稳慎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完善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资金管理,优化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熊猫债)资金管理,有序扩大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试点。

四是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优化外汇服务。继续加强汇率风险中性宣传,推动金融机构加强服务实体经济外汇风险管理的能力建设,支持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和试点范围。

五是支持区域开放创新。推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有效落地,做好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相关工作。

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