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纺织产业绿色低碳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简析

纺织产业绿色低碳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简析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4-12-30 09:39:32       分享至:

纺织产业绿色低碳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简析

产业园区是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在国家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纺织产业园区不仅是传统纺织业集聚的物理场所,更是创新、绿色、智能发展的核心平台。在“30· 60”双碳目标下,产业园区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载体。我国纺织产业园区一直在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推广节能降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绿色低碳的纺织生态系统。

绿色低碳园区的规划和建设首先要建立和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从国家层面来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绿色工业园区申报自评价报告中,对绿色工业园区的评价设立了5项一级指标(能源利用绿色化指标、资源利用绿色化指标、基础设施绿色指标、生态环境绿色指标、运行管理绿色指标)和31项二级指标,这套指标体系可以作为指导纺织产业园区进行绿色低碳转型的参考标准。国标GB/T 38538-2020《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绿色化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则重点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一套评价体系,也可以作为纺织产业园区的参考。

从地方层面来说,很多省市也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发布了相关导则、团体标准或者地方标准,例如浙江经济和信息化厅推出了《浙江省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建设评价导则(2022版)》,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了《工业园区碳中和设计指南》,青岛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和青岛市标准化协会发布了团体标准《低碳园区评价指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地方标准《低碳园区评价指南》等,对纺织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目前,针对纺织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的规划和建设,专门性的标准和规范仍然较为稀缺。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早在2019年就发布了《绿色印染园区基本规范》,这是行业内较早涉及绿色发展的指导文件之一。然而,由于该规范出台时国家尚未正式提出“30·60”双碳目标,因此在低碳发展方面的内容未被充分纳入规范之中。本文尝试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在当下这个阶段,政府主导建设的纺织产业园在绿色低碳转型的规划和建设阶段需要考虑的一些方面,以确保在园区的边界之内达到降碳减排的目标。


一、因地制宜、因园施策

我国纺织产园区大部分分布在传统的东部纺织业发达地区,随着中西部地区对东部纺织产业的承接量越来越大,中西部地区的纺织产业园区也不断涌现,而且从规划初期这些园区的建设范围就较大、产业链也较长。我国东中西部的资源条件差异较大,地域间的能源总量、能源结构、环境纳污能力都有较大差异,在园区规划中要综合考虑园区所在地区的这些情况,才能为园区选取合适的降碳减排方案。

纺织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且各细分行业在能源需求和污染物排放方面差异显著,纺织产业园区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时,必须依据园区的具体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规划和建设方案,不仅能够确保措施的有效性,还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细分行业的特殊需求,促进整个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纺织园区有些是细分行业的专业园区,例如大量的印染园区、面料织造园区、成衣制造园区等。对于那些较大面积的纺织产业综合性园区,园区接纳的企业较多,各类企业对能源需求不一样,碳排放量也不一样,给制定合适的降碳减排方案提出了挑战,但这种“各向异性”也给制定最优的能源使用方案和实现园区内部资源循环利用创造了潜在条件。


二、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

能源升级是纺织产业园区在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时的重要抓手,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综合考虑风能、光伏、地热、水电、生物质能源的可获得性和使用效果。分布式光伏是目前很多纺织产业园区采用的可再生能源,目前我国各省的分时电价各异,对待分布式光伏的政策也有所区别,园区在建设分布式光伏时要充分分析这些因素,可将园区作为一个“用电整体”来进行统筹设计,即把园区内的企业和配套设施看作是一个整体,评估企业和配套设施的用电需求,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配套储能系统,实现园区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园区内企业间的能源交互将是未来方向之一,有些地区已经开始探索“隔墙售电”模式。“隔墙售电”是一种特殊的电力交易模式,它允许分布式能源项目(如小型的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等)通过配电网直接将电力销售给附近的能源用户,而不是必须先以较低价格卖给电网公司,再由用户从电网公司那里以较高价格购回电力。这种模式简化了电力交易流程,减少了中间环节,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若干政策文件旨在解决当前分布式光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并网消纳难、系统成本高以及利益分配不均等,从而为隔墙售电提供更加清晰的操作指南和支持框架。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技术的进步,预计未来隔墙售电模式将会得以应用和推广。


三、建立可靠的数据平台

产业降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需要充分的数据来支撑的过程,建立可靠的能耗和碳排放数据平台,将园区内的企业运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各项能耗数据、碳排放数据和排污数据汇集到平台之上,打通供电、供热、供气、给排水、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各部门的数据,实现实时监控和分析,便于提出持续优化能效的措施,推动目标的逐步实现。绿色低碳的数据平台建设可以与园区整体的数字化升级协同进行,很多园区建设产业互联网平台或者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将能耗、碳排放和排污等方面设计成为一个模块,加到这类数字化平台上,将更大完善园区数字化平台的功能和效果。


四、加强硬件设施的绿色化建设

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园区的公用工程设施、公共和工业建筑和园区内的公共交通设施。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进行统一的绿色化设计与建设,有利于降低园区内单个企业的投资负担和碳排放。选择环保型建材,注重自然采光、通风以及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建筑能耗。在园区内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建筑,增加园区内的绿电供应。园区内公共交通首先要规划便捷的公交线路和服务站点,提供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构建安全舒适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网络,提倡低碳出行方式;在园区内合理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纺织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仅仅是个开端,后期还包括项目招商、项目入驻、项目管理、项目退出等一系列园区运营的事项。后续本公众号将继续讨论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估(LCA)”的模式来对纺织园区的项目进行管理,确保园区边界内绿色低碳目标达成。


文章&图片来源于: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