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发展的指引

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发展的指引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5-01-13 09:54:28       分享至:

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4年12月发布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近年来工信部门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培育认定工作的延续,这套评价指标将成为衡量培育效果的一把“标尺”。评价结果将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认定、复核以及企业获得专精特新资金支持的重要参考依据。

该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与区域评价指标体系两大部分。其中,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从微观层面入手,针对企业自身的专精特新发展状况展开评价,涵盖了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以及成长性5项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出16项二级指标与23项三级指标。


1.jpg


通过理解该指标体系,能够看出对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认定方面的要求及发展倡导,企业可通过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进一步向专精特新的要求看齐。


一、专注细分领域,提升专业地位

企业应锚定特定细分市场,将资源高度集中于核心业务,持续深耕细作,不断积累技术与市场优势。通过长期专注,提升在细分行业的营收排名,增强企业在该领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注重发明专利的研发与布局,提高发明专利集中度,围绕核心技术构建强大的专利壁垒,以稳固企业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此外,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从行业规则的遵循者转变为引领者,掌握市场竞争的话语权,塑造卓越的专业形象,赢得客户与合作伙伴的深度信赖。


二、精细管理运营,优化资源配置

在经营管理方面,企业需全力优化内部流程,去除繁琐环节,提高生产与运营效率,以实现人均营收、净资产收益率、成本类利润率等关键指标的显著提升,超越行业平均水平。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对生产、销售、库存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与精准调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质量管理,积极引入并贯彻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产品与服务质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积极争取各类权威认证,为产品赋予更高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以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赢得客户的长期忠诚与口碑。


三、打造特色优势,拓展市场空间

深入挖掘产品或服务的独特价值,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以高于行业均值的毛利率彰显市场优势地位。顺应数字化时代潮流,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引入智能工厂模式,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水平,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实现生产、管理与运营的智能化升级,增强市场响应速度与应变能力。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投身绿色工厂创建,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研发绿色产品,争取能效/水效“领跑者”企业称号,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以满足社会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开拓绿色新兴市场。借助PCT专利,勇敢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创新声誉与知识产权影响力,实现市场空间的全方位拓展。


四、加大创新投入,完善创新体系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资金的充足供应,为创新活动提供坚实保障。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提高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将资源重点投向核心技术研发与关键领域创新。高度重视创新产出质量,不仅追求发明专利数量的增长,更要注重发明专利的网络点度中心度,提升专利的实际价值与市场影响力。产学研合作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能够获取更多创新资源,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在专精特新领域的创新竞争力,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注重成长潜力,实现持续发展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制定前瞻性的市场拓展战略,以超越行业均值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实现市场份额的稳步扩大。在追求规模增长的同时,注重盈利能力的提升,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创新商业模式等手段,提高利润增长率,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协同发展。强化资产管理,合理规划资产配置,提高净资产增长率,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健性与可持续性。依据成长性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战略目标与实施路径,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实现企业的长期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文章&图片来源于: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