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后,随着2025年1%关税配额的下达和外棉价格的震荡下行,而且部分规模以上布厂及消费终端出口溯源订单止跌回升的势头显现,港口保税棉询价和成交较11月、12月逐渐好转。不过,企业对外棉的采购保持谨慎,而青岛港巴西棉、澳棉的到港数量较大,因此港口保税棉库存不减反增。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汇总数据,截至2025年1月上半月,青岛、南通和张家港的未通关外棉库存总量约42.09万吨,较12月中旬增加约2.6万吨,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从价格走势看,近期内外棉价差有所扩大。截至2025年1月17日,国家棉花价格指数(B)较国际棉花指数(M)折人民币价格(1%关税)高大约1395元,较上月扩大约400元,较M指数的滑准税人民币价格高大约606元,较上月扩大约200元。
对于近期郑棉震荡反弹,部分用棉企业持观望态度,认为节前反弹很难持续,没有追高补库的打算,除了特朗普政府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靴子”尚未落地外,中小棉纺织企业减停产、2024/25年度新疆棉花产量预期一再上调及12月下旬以来新增内需订单表现乏力等利空使纺企担忧短期难以消退。
据市场反馈,由于2024年剩余1%关税配额、滑准关税配额展期至2025年2月底及2025年1%配额下发,近日保税棉人民币报价资源也逐渐增多。不过整体来看,港口外棉出货量增长并没有达到各方预期,国内棉纺织企业春节仍以刚需、有限度补库为主,集中、大量采购或推迟至2月中旬前后。随着2023/24年度巴西棉、2024/25年度美棉、巴基斯坦手摘棉及墨西哥机采棉等陆续到港/入库,保税棉“入库多出库少”的状况持续。
春节假期临近,当前纺织企业采购意愿继续降低。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调查,截至1月初,准备采购棉花的企业占比46%,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观望的占比38.4%,较上月减少5.8个百分点,不打算采购的占比为15.6%,环比增加7.2个百分点。
和12月中旬相比,青岛港美棉、印度棉、土耳其棉库存小幅减少,西非棉库存增加,巴西棉、澳棉库存明显增加、土耳其棉库存增加。张家港和南通库存小幅减少。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1月上半月,各主要港口未通关外棉库存统计如下:
青岛港35.13万吨,12月同期为32.31万吨,其中美棉6.15万吨,巴西棉13.8万吨,西非棉0.78万吨,印度棉0.65万吨,澳棉7.9万吨,中亚棉0.395万吨,土耳其棉2.45万吨,墨西哥、苏丹、以色列、埃及、希腊等总计约3.005万吨。
张家港5.56万吨,12月同期为5.59万吨,主要为美棉、巴西棉、印度棉和非洲棉。
南通港1.4万吨,12月同期为1.6万吨,主要为美棉、巴西棉、印度棉和非洲棉。
文章&图片来源于:中储棉信息中心、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