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2 日,美国政府一纸公告,宣布恢复对中国部分商品的加征关税,其中纺织品税率从 10% 上调至 25%,政策将于 90 天后正式生效。中国商务部迅速回应,对美部分商品实施对等反制。这一政策突变直接引爆了中国输美集装箱预订量的疯狂增长,数据显示,政策公布后的 48 小时内,预订量同比飙升近 300%,创下历史新高。
德国航运巨头赫伯罗特也证实,本周前三天该公司美中航线预订量环比增长50%。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RolfHabben Jansen表示:“我预计中国和美国之间会出现交易量激增,这也是我们在过去几天已经看到的。”
分析预计,未来90天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将大幅增长,因为在双方谈判人员努力达成进一步协商进展的同时,企业将竞相加大力度储备库存,尤其是美国进口商可能将再度发起一轮新的抢购潮。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许多美国客户在中国预装了数千个集装箱,准备及时运回美国。
然而,这种 “抢运潮” 并非单纯的行业利好,而是供应链焦虑的集中体现。美国零售商担心未来成本飙升,疯狂囤货;中国工厂则争分夺秒赶单出货,试图在政策窗口关闭前完成交易。
政策突变下的供应链恐慌
2025 年 5 月 12 日的关税恢复公告,直接触发了美国进口商的恐慌性采购。由于担心 90 天后成本大幅上升,美国零售商纷纷将原定于 2026 年的订单提前至 2025 年完成,甚至不惜支付高额运费锁定舱位。某大型纺织企业负责人透露:“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 8 月底,工人三班倒都赶不完,但运费涨得太狠,利润被吃掉了一大半。” 这种抢运行为导致航运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航运市场的混乱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的脆弱性。某货代公司高管直言:“现在抢箱子的难度堪比春运抢票,价格翻倍都不一定能订到舱位。” 这种短期内的运力短缺和运费飙升,使得纺织企业陷入两难:一方面订单激增带来短期利润,另一方面高昂的运费和紧张的产能又挤压了实际收益。
中美博弈与供应链重构
此次关税恢复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延续。2025 年第一季度,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同比扩大 18%,成为政策调整的导火索。中国则通过 “对等反制” 表明立场,宣布对美国农产品、化工品等加征关税,税率最高达 30%。这种博弈直接加剧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美国进口商开始加速 “去中国化” 进程。例如,某美国服装品牌已宣布将 30% 的订单转移至越南,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中国供应链占比降至 50% 以下。
中国纺织企业则面临战略调整的紧迫性。部分企业选择抓住 90 天窗口期全力出货,哪怕利润被运费侵蚀;另一些企业则加速开拓非美市场,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某浙江纺织老板的案例颇具代表性:“我们去年就开始布局东南亚,现在美国订单只占 30%,这次关税恢复对我们冲击较小。但那些依赖美国市场的同行,可能真的要‘断臂求生’了。” 这种分化现象表明,供应链的区域化重构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长期趋势:技术升级与市场多元化
短期内的抢运潮掩盖不了长期的结构性挑战。未来几年,纺织行业将面临三大趋势:供应链区域化加速、技术升级倒逼转型,以及市场多元化成为必选项。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国家凭借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分流中国订单;与此同时,数字化、自动化生产将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例如,某江苏纺织厂通过智能改造,人均效率提升 40%,成本下降 15%,在关税冲击下仍保持竞争力。
市场多元化则是另一条出路。欧盟、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正成为中国纺织企业的新战场。某知名纺织集团 2025 年对非美市场的出口占比已提升至 40%,有效分散了风险。这种布局不仅缓解了关税压力,也为企业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当前,纺织行业正经历着 “订单激增、运费飙升、政策博弈” 的三重考验。短期来看,抢运潮为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增长机会;中期则需警惕政策调整带来的产能过剩风险;长期而言,市场多元化布局和技术升级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未来 1 年内,纺织企业应紧盯船期和关税豁免清单,确保在窗口期内完成出货执行建议方面,企业可设定 “非美市场占比提升至 50%” 的目标,通过加强与东盟、欧盟的合作实现;同时,需警惕政策反复和运费波动的风险,提前做好资金和库存管理。
文章&图片来源于:化纤头条、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