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纺织产业的生死抉择
面对美国高达49%的关税威胁,柬埔寨最终选择妥协,于2025年7月4日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成为继越南之后第二个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东南亚国家。这一决定背后,是柬埔寨经济对纺织业的深度依赖——2024年,柬埔寨对美出口101.8亿美元的商品中,97.7%为服装鞋帽,若加征49%关税,90万工人将面临失业,国家经济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
协议核心:让步与限制
尽管协议细则尚未完全公开,但消息显示,柬埔寨的让步几乎复制了越南模式:美国将惩罚性关税降至20%,但要求柬埔寨严格审查出口商品的原材料来源,尤其是纺织、电子和制鞋行业,以防止中国商品借道柬埔寨进入美国市场。
此外,柬埔寨可能承诺在未来三年内扩大对美国农产品和工业设备的采购,以换取关税优惠。这一条款将直接影响柬埔寨本土农业,美国低价大豆、玉米等商品的涌入可能挤压本地农民的市场空间。
美国的战略意图:供应链重构与“去中国化”
柬埔寨的妥协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在东南亚系统性施压的一部分。特朗普政府以高关税为筹码,迫使东南亚国家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越南、柬埔寨的协议均包含严格的原产地规则,印尼也在谈判中承诺对美国关键矿产开放市场,并降低1700多种美国商品的关税。泰国则试图争取15%的税率,但同样面临“去中国化”的压力。
美国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关税和贸易协议重塑全球供应链,削弱中国在东南亚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通过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的转口贸易额高达1800-2400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出口的34%-45%。如今,这一通道正被美国逐步封堵。
中国的应对与未来挑战
面对美国的围堵,中国企业需探索新的出路:
1、海外生产布局:在东南亚以外的地区,如非洲、南亚或拉美建立生产基地,规避美国的原产地限制。
2、市场多元化: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拓展欧盟、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机会。
3、供应链升级:推动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降低对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
柬埔寨的妥协揭示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困境,而美国的关税战略正在加速全球供应链的重组。未来,东南亚国家如何在经济自主与地缘政治压力之间寻找平衡,将成为影响区域经济格局的关键变量。
文章&图片来源于:绒毛行业信息、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