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东南亚国家凭借 “地板价” 劳动力疯狂抢单,另一边是欧美企业被高昂的人工成本逼得节节败退。
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ITMF)的最新报告撕开了这个残酷现实!
人力成本鸿沟:34.5 倍差距背后的产业链地震
2023年采用连续平幅工艺生产1米棉织物的平均成本为0.94美元(见图1,不含原材料,孟加拉国最低,为0.70美元,意大利最高,为1.54美元)。生产这1米成品织物所需纺纱成本为0.31美元/米(孟加拉国:0.23美元/米,意大利:0.54美元/米),用该纱线进行机织,平均每米织物生产成本增加了0.25美元(巴基斯坦:0.14美元/米,意大利:0.41美元/米),最后,对这1米机织物进行整理,整理成本增加0.38美元/米(孟加拉国:0.30美元/米,意大利:0.58美元/米)。
图一:每米棉织物生产总成本(不含原材料)
该报告还显示,在同样的可控条件下,2023年纺制1公斤NE/30环锭纱的平均成本为1.63美元/公斤,各地区存在差异——越南的成本为1.19美元/公斤,而意大利以2.85美元/公斤位居榜首(见图2)。意大利的劳动力成本最高,为0.97美元/公斤,其次是美国(0.69美元/公斤)和韩国(0.54美元/公斤)。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中,印度尼西亚为0.07美元/公斤,埃及为0.03美元/公斤,孟加拉国最低,仅为0.02美元/公斤。中美洲、意大利和墨西哥的电力成本较高(分别为0.58美元/公斤、0.48美元/公斤和0.42美元/公斤),而巴基斯坦(0.13美元/公斤)和埃及(0.12美元/公斤)的电力成本低于0.20美元/公斤。
图二:每公斤NE/30环锭纱生产成本
更扎心的是,美国纺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够孟加拉国工厂雇 34 个工人!这么一来,全球订单流向根本不用猜:2024 年越南已经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服装供应商,而孟加拉国服装出口额在过去十年翻了 3 倍,靠的就是 “人海战术 + 白菜价” 的组合拳。
但成本优势背后藏着暗雷。孟加拉国 500 万服装工人中 80% 是女性,时薪不足 0.5 美元,连基本社保都成问题。相比之下,美国工人虽然贵,但自动化程度高,人均产值是东南亚的 5-8 倍,用机器硬生生抹平了人力成本差距。
人力成本之外,碳排放正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印度生产 1 公斤纺织品排放 12.5 千克二氧化碳,比巴西(4 千克)高出 3 倍,欧美买家已经开始用碳税 “卡脖子”。
而全球纺织业正在分裂成两个平行世界:一边是孟加拉国、越南用 “人肉电池” 撑起的低成本帝国,另一边是欧美和中国头部企业用智能化和绿色化筑起的高墙。夹在中间的,是那些既没有成本优势、又无力转型的中小厂。
说到底,纺织业这场生死局里,34.5 倍的人力成本差距只是表象,真正的胜负手在于谁能把成本、速度、环保这三张牌同时打漂亮。
文章&图片来源于:化纤邦、大耀纺织、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