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棉价跌势暂止 警惕外部风险冲击

棉价跌势暂止 警惕外部风险冲击

来自:南京羊毛市场       时间:2025-10-13 09:50:55       分享至:

观点总结

外围市场:国际方面美国国会在重启政府问题上仍陷于僵局,已开启大规模裁员,政策风险显著抬升,多项数据推迟发布,美联储在通胀和就业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对进一步降息采取谨慎态度。国内方面,十五五规划建议即将披露,对市场情绪形成支撑。但周内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后续双方会面及谈判存较大不确定性,外部扰动因素增加。

产业层面:国内方面,收购成本较节前略有抬升,同时产量的乐观预期有所降温,带动棉价止跌。但套保压力以及高内外棉价差下,新棉价格短期依然承压。同时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加大,特朗普表态将加征关税后,谈判走向存在较大变数,短期棉价存在继续下行风险。国际方面,北半球新棉大量上市,供应端压力仍在释放,美国政府停摆使得资金避险情绪增强,USDA报告、美棉出口销售等重要报告的暂停发布使得市场陷入真空交易,波动进一步放大,整体承压偏弱运行。


一、市场价格回顾

本周国内外棉价走势再度分化。国内在收购成本抬升及丰产预期转弱的支撑下,小幅止跌反弹,但后续关税压力仍存。外盘ICE期棉在宏观方面美国政府再次停摆以及产业方面数据真空带来的担忧下,同样偏弱运行,创六个月低点。本周由于国内棉价跌幅小于国际棉价,内外棉现货价差扩大;内外纱价差负值略扩大。

1.png


二、基本面动向

1、国内市场:收购价格有所企稳 产量仍存变数

郑棉:主力久违收涨 后续压力仍存

节前的九连跌之后,本周节后两日郑棉迎来小幅开门红,最高反弹至13420元/吨。新棉进入大量上市阶段,受天气影响采摘及收购进度总体略慢于预期,十一期间机采棉收购价小幅上涨至6.1-6.2元/公斤,收购成本较节前略有抬升,产量的乐观预期也有所降温,对棉价形成一定支撑。周内郑棉主力合约平均结算价13323元/吨,较上周上涨18元/吨,涨幅0.1%。

2.png

周内节后开盘只有两个交易日,与上周持平。郑棉成交量和持仓量均有所增加,周内累计成交78.6万手,较上周增加5.2万手;持仓量81万手,折405万吨,增加6.5万手。截至本周五注册仓单加有效预报总量2970张,折11.9万吨,较上周五减少111张。

现货:成交价下跌  新棉收购价节后略涨

国内棉花现货市场随期价下跌,部分棉花企业少批量开启新棉预售。其中新疆区域棉花现货成交价较上周累计下跌200元/吨左右,疆内库基差价多持稳为主。其中北疆疆内库机采棉3129级含杂3%以内基差报价1400-1450元/吨左右,南疆喀什等区域同等级资源基差报价略低100-150元/吨左右,其中北疆提货价周内多维持在14500-14900元/吨左右。当前纺企成品销售略有转暖,纺织企业对皮棉原料逢低适量采购。本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周均价14753元/吨,较上周下跌62元/吨,跌幅0.4%。

3.png

截至2025年10月6日,全疆棉花采摘进度约24.9%,环比增加21.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其中,南疆棉区采摘进度约18.5%,环比增加16.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快6.5个百分点;北疆棉区采摘进度约34.0%,环比增加28.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慢6.0个百分点;东疆棉区采摘进度约18.8%,环比增加17.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快9.8个百分点。目前,北疆棉区采摘进度不断加快,南疆棉区由于机采棉脱叶效果不佳等因素影响,大面积机采尚未开始,采棉机数量较为充足。棉农基本顺价交售,随着近期籽棉水分降低,机采棉收购价涨至6.1-6.2元/公斤左右。

2、国际市场:关键数据缺席 棉价弱势难改

本周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超一周,美国国会参议院再次对民主党与共和党分别提出的旨在结束政府“停摆”的拨款法案进行表决,均未能通过,市场不确定性增强。产业内部受美国政府“停摆”带来的市场信息缺失影响,美棉苗情、出口装运、USDA月报等数据均暂停发布。目前纽期缺乏明确指引,外围市场走向对盘面影响较大,整体承压偏弱运行,最低跌至6个月低点,需关注后续产业数据恢复后对盘面的指引。ICE期棉主力合约周均结算价64.56美分/磅,较上周下跌0.89美分/磅,跌幅1.4%。同期国内现货跌幅小于国际棉价,内外棉周均价差扩大至1373元/吨。

4.png

从主要国家运行情况看,美国据最新旱情监测数据,至10月7日,全美约61%的植棉区受旱情困扰,较前一周(59%)增加2个百分点;其中得州约10%的植棉区受旱情困扰,较前一周(9%)增加1个百分点。由于政府“停摆”,出口装运、供需等多项关键数据缺失,市场积极性颇受影响。另有私人机构预估美棉产量仍有上调空间,而出口进度持续缓慢,整体情绪偏空。印度当地新棉采摘范围不断扩大,周内印度棉花日均上市量持续增加至9000吨左右,处于近年中等水平。价格方面,周内S-6报价小幅下调,至54250卢比/坎地,折美金约77.95美分/磅,环比小幅下调约0.1美分。巴基斯坦受旁遮普省降雨影响,当地部分棉田出现虫害,致使上市籽棉质量下滑,巴基斯坦棉价持续承压,目前价格在15800卢比/莫恩德,折约68.30美分/磅。当地纺企运营艰难,能即期付款购棉的企业数量减少;轧花厂因利润微薄,也不愿抬高籽棉收购价。

3、纺织市场:旺季进入后半程 市场表现平淡

节后棉纱期货短暂反弹后再度回落,现货延续弱势。节日期间纺企多数放假3天左右,节后开工率基本恢复,但市场销售依旧冷清。下游观望情绪较浓,买涨不买跌心态明显,采购以小单刚需为主,现货价格持稳。市场反馈旺季进入后半程但订单改善有限,成品库存略有上升,产销形势依旧偏淡。原料补库积极性较低,新棉上市带来供应压力,市场淡旺季特征趋弱。本周中国纱线价格指数周均价20460元/吨,较上周下跌95元/吨,跌幅0.5%。同期外纱价格微幅下降,内外纱周均负值价差略扩大。

5.png

本周粘胶短纤市场维稳为主,中高端货源主流商谈价格在 13000-13200元/吨附近承兑,场内库存水平不高,市场整体走货速度一般,呈横盘整理态势。本周原油价格波动,带动聚酯链商品价格震荡,短纤价格持续下降,跌至低位传统纺织旺季对行情拉动有限,涤纶短纤价格主要受成本驱动。

6.png


三、宏观经济

【美政府“停摆”持续,联邦政府裁员程序已正式启动】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管拉塞尔·沃特10日在社交平台上宣布,联邦政府裁员已经开始。据新华社援引美国媒体报道,此次针对联邦雇员的裁员可能人数多、影响广。国土安全部、卫生与公共服务部、财政部等均有裁员计划。当地时间10日,美国商务部、教育部、能源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国土安全部和财政部已向总计超过4100名员工发出了裁员通知。其他机构则“正在积极考虑是否针对目前拨款中断的情况,采取更多裁员措施”。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据文旅部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活动,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宣布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中国籍船舶及中国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10月9日,中国商务部连发多份公告,宣布对稀土相关物项、稀土技术、稀土设备和原辅料、五种中重稀土、锂电池等实施出口管制,并将同样对到中国港口卸货的美国船只加收特别港务费。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0月10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宣称,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额外征收100%的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四、展望

从外围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国际方面美国国会在重启政府问题上仍陷于僵局,已开启大规模裁员,政策风险显著抬升,多项数据推迟发布,美联储在通胀和就业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对进一步降息采取谨慎态度。国内方面,十五五规划建议即将披露,对市场情绪形成支撑。但周内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后续双方会面及谈判存较大不确定性,外部扰动因素增加。

从国内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收购成本较节前略有抬升,同时产量的乐观预期有所降温,带动棉价止跌。但套保压力以及高内外棉价差下,新棉价格短期依然承压。同时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加大,特朗普表态将加征关税后,谈判走向存在较大变数,短期棉价存在继续下行风险。需关注后期关税谈判走向以及产量等不确定性逐步落地带来的驱动影响。

从国际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北半球新棉大量上市,供应端压力仍在释放,美国政府停摆使得资金避险情绪增强,USDA报告、美棉出口销售等重要报告的暂停发布使得市场陷入真空交易,波动进一步放大,整体承压偏弱运行。后续仍需关注美国政府何时恢复以及降息路径等宏观驱动以及供需宽松预期下产业关键数据的指引。


文章&图片来源于:中国棉花信息网、棉花展望、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