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总结
外围市场:国际方面美联储结束缩表、同时淡化12月继续降息预期,使政策组合呈“宽中带稳”特征。中美谈判达成阶段性共识,阶段性压制避险买盘,但并未改变宏观数据疲软与信用收缩的中期逻辑。国内方面,10月制造业供需偏弱,生产指数环比下行较明显。中美达成的一系列暂缓协议缓解了中美紧张经贸关系,“十四五”即将收官,年内稳增长的宏观政策仍在发力。
产业层面:国内方面,在月底中美达成阶段性共识带动宏观情绪好转的背景下,前期阶段性底部已基本确认。但国内“银十”旺季特征不显著,订单增量有限且以小短单为主,虽然轧花厂套保心理价位有所上移,但随着棉价反弹上方套保压力仍不容忽视,棉价走势短期或再次震荡反复。国际方面,美国同多国的贸易谈判释放乐观信号,美联储再度降息25个基点,宏观情绪的回暖先于产业基本面改善,带动ICE棉价展开试探性反弹。但全球纺织终端消费疲软,加之北半球主产棉国接棒南半球国家持续释放供应压力,产业层面缺乏上行驱动,反弹空间预计受限。
一、市场价格回顾
本周在宏观氛围向好的带动下,内外棉价共振反弹。国内在收购成本抬升及中美谈判预期向好的支撑下,延续小幅反弹,但随着利多消化反弹势头放缓。外盘ICE期棉虽然产业端新增指引有限,但美联储降息落地,同时中美谈判市场预期偏乐观,宏观氛围转暖带动期货价格反弹修复。本周由于国内棉价涨幅小于国际棉价,内外棉现货价差缩小;内外纱价差负值略缩小。

二、基本面动向
1、国内市场:收购成本逐渐固定 棉价重心小幅抬升
郑棉:上方压力仍存 价格反弹幅度有限
本周周一至周四郑棉期货连续反弹至最高13675元/吨,之后冲高回落至13580元/吨附近。当前棉花收购已经进入中后期,籽棉收购价保持坚挺,收购成本逐渐固定对棉花形成一定成本支撑,宏观层面中美磋商结果落地也一定程度提振市场情绪。但时间节点来看下游或逐步转淡,叠加套保压力依然较大,棉价短期反弹幅度有限。周内郑棉主力合约平均结算价13598元/吨,较上周上涨82元/吨,涨幅0.6%。

本周郑棉成交量和持仓量均有所增加,周内累计成交123.64万手,较上周减少36.21万手;持仓量91.85万手,折459.25万吨,较上周增加0.36万手。截至本周五注册仓单加有效预报总量3858张,折15.43万吨,较上周五增加670张。
现货:基差持稳 点价成交量小幅增加
本周郑棉主力维持震荡,现货价格稳中略涨,基差报价基本持稳。随着新棉不断上市,大部分轧花厂集中销售一口价资源。阿克苏地区机采棉新棉3129B含杂2.5%以内01合约销售基差在1020-1100元/吨,提货价在14520-14650元/吨。周四,中美元首会晤取得谈判成果,关税合计加征幅度降低,纺织服装等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望恢复,部分企业原料点价采购量增加。本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周均价14841元/吨,较上周上涨88元/吨,涨幅0.6%。

周内棉花生产方面,根据本网调查,截至10月27日,全疆棉花采摘进度约82.8%,环比增加14.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慢0.2个百分点。其中,北疆及东疆棉区采摘进度超过9成,南疆采棉机大量到位,机采速度不断加快,采摘进度已超过7成。收购方面,北疆籽棉收购进入收尾阶段,个别植棉大户囤棉待涨,但北疆机采棉收购价波动不大,稳定在6.1-6.3元/公斤。南疆喀什地区轧花厂普遍反映籽棉衣分偏低,但南疆机采棉收购价整体延续上涨态势,一方面南疆籽棉处于集中收购期,资源相对紧张,另一方面天气持续晴朗,籽棉水分较低,收购价集中在6.3-6.5元/公斤。本周(10.24-10.30)手摘棉收购均价7.04元/公斤,环比上涨0.14%。截至2025年10月30日手摘棉累计收购均价7.11元/公斤,同比上涨0.14%。机采棉收购周均价6.31元/公斤,环比上涨1.28%,截至2025年10月30日机采棉累计收购均价6.17元/公斤,同比下跌2.06%。
2、国际市场:宏观预期支撑不足 纽期震荡走高
本周初因市场对中美会谈预期持续向好,棉花需求预期略有改善,叠加美股三大股指创下历史新高,外围谷物市场持续收涨,带动棉价走高。随后因中美元首会谈中未提及后续棉花相关采购,未来美棉需求预期仍不明朗,棉价再度回落,但周五小幅反弹收复失地。整体来看,在产业数据持续缺失的情况下,周内纽期受外围宏观影响波动较大,但尚未形成趋势性行情。ICE期棉主力合约周均结算价65.26美分/磅,较上周上涨1.14美分/磅,涨幅1.8%。同期国内现货涨幅小于国际棉价,内外棉周均价差缩小至1480元/吨。

从主要国家运行情况看,美国本周联邦政府停摆即将满一月,棉花产业相关数据持续缺失,仅有旱情数据仍在更新。据最新旱情监测数据,至10月28日,全美约50%的植棉区受旱情困扰,较前一周(62%)减少12个百分点;其中得州约19%的植棉区受旱情困扰,较前一周(20%)减少1个百分点。印度当地宗教节日后,新棉上市量小幅回升,周内印度棉花日均上市量在1.2万吨左右,处于近年偏低水平。价格方面,周内S-6报价大幅下调,至53150卢比/坎地,折美金约76.85美分/磅,环比小幅上涨0.15美分。巴基斯坦棉市价格持稳,纽期波动未传导至其国内现货,一方面,纱厂刚需采购给予棉价一定支撑;另一方面,轧花厂因籽棉价格坚挺拒绝让利。周内巴基斯坦新棉价格维持在15350卢比/莫恩德,折约66.40美分/磅。另悉巴基斯坦国内纱线需求依旧疲软,下游布厂借纱厂去库,低价补库,但因近期下游出口订单放缓,纱线整体成交寥寥。
3、纺织市场:纱价整体持稳 成交改善有限
本周棉纱期货震荡走高,现货价格整体持稳。周初市场交投清淡,纺企试探性提价但成交有限,部分大型企业仍以稳价或小幅让价促销。随着新棉上市,市场资源充裕,下游采购趋谨,补库以小单刚需为主。周中后期,受棉花期货及宏观利好带动,盘面略有回升,但实际成交改善不明显。纺企开机率整体稳定,新疆约九成,内地主产区七成左右,库存压力仍在。本周中国纱线价格指数周均价20488元/吨,较上周上涨48元/吨,涨幅0.2%。同期外纱价格也小幅上涨,内外纱周均负值价差略缩小。

本周粘胶短纤市场成本端支撑有限,供应端相对稳定但库存偏低,需求端持续疲软未出现改善迹象。纱厂采购积极性不高,多按需补货、提货或跟进,市场整体走货速度一般。短期内若无重大利好或利空因素影响,预计市场价格将继续维持平稳运行态势。涤纶短纤受原油价格小幅走弱影响,价格波动略有滞后。产业端来看,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秋冬季节布料走俏,带动短纤产销走好,但传统纺织旺季几近尾声,下游以消耗前期备货为主,后期需求对短纤价格支撑作用相对有限。

三、宏观经济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75%-4.00%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9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3.75%至4.00%之间。这是美联储继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后再次降息,也是自2024年9月以来第五次降息。同时美联储缩表持续三年半后告终,决定12月起以短期国债替代到期MBS持仓。
【中美启动新一轮经贸磋商】10月3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介绍中美经贸磋商成果共识时提到,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10月份制造业PMI有所回落】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不及预期的49.6%,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受「十一」假期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及国际环境更趋复杂等因素影响,制造业生产活动较上月放缓。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符合预期,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在国庆、中秋节日效应带动下,服务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
四、展望
从外围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国际方面美联储结束缩表、同时淡化12月继续降息预期,使政策组合呈“宽中带稳”特征。中美谈判达成阶段性共识,美国下调与芬太尼相关商品的关税,中美会晤的缓和信号阶段性压制避险买盘,但并未改变宏观数据疲软与信用收缩的中期逻辑。国内方面,10月制造业供需偏弱,生产指数环比下行较明显。中美达成的一系列暂缓协议缓解了中美紧张经贸关系,但中期不确定性仍存。“十四五”即将收官,年内稳增长的宏观政策仍在发力,关注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部署。
从国内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新棉大量上市后局部产量增幅不及预期,叠加收购成本有所抬头带动棉价反弹。在月底中美达成阶段性共识带动宏观情绪好转的背景下,前期阶段性底部已基本确认。但国内“银十”旺季特征不显著,订单增量有限且以小短单为主,关税下降后出口是否好转仍待时间验证,纺企短期信心不足之下补库动能有限。虽然轧花厂套保心理价位有所上移,但随着棉价反弹上方套保压力仍不容忽视,棉价走势短期或再次震荡反复。
从国际市场运行情况来看,短期市场仍将受制于宏观政策预期与数据真空的拉锯,美国同多国的贸易谈判释放乐观信号,美联储再度降息25个基点,宏观情绪的回暖先于产业基本面改善,带动ICE棉价展开试探性反弹。但全球纺织终端消费疲软,加之北半球主产棉国接棒南半球国家持续释放供应压力,产业层面缺乏上行驱动,反弹空间预计受限。中长期价格重心的上移需关注供需格局变化节奏以及宏观政策能否带来共振利好。
文章&图片来源于:中国棉花信息网、棉花展望、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羊毛市场信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具体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转载、摘编或以电子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南京羊毛市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人发现本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权利人应事先向发出书面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公司联系的,请在1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25-83163961